不知不覺在德國的第一個學期已經完結。挨過漫長的考試煎熬,沉鬱的冬天也短暫換上春日……甚至是初夏的氣息,為下個學期提供一點喘息的空間。

這幾天弗賴堡的人工湖擠滿了享受陽光的人群,在這裡無論是踩單車、散步、坐在草地上野餐、欣賞日落,甚至是燒烤,都是一大樂事。然而,這幾天我有一個新的發現,就是賞櫻。
繼續閱讀不知不覺在德國的第一個學期已經完結。挨過漫長的考試煎熬,沉鬱的冬天也短暫換上春日……甚至是初夏的氣息,為下個學期提供一點喘息的空間。
這幾天弗賴堡的人工湖擠滿了享受陽光的人群,在這裡無論是踩單車、散步、坐在草地上野餐、欣賞日落,甚至是燒烤,都是一大樂事。然而,這幾天我有一個新的發現,就是賞櫻。
繼續閱讀在波蘭,八九六四同樣是一個政治掛帥的日子,但諷刺的是這一日的意義在波蘭和中國之間卻是完全相反。
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屠城數小時後,波蘭舉行了1928年以來最民主的國會大選,下議院35%議席和上議院所有議席改由普選產生。這場大選令波蘭共產政權倒台,波蘭隨之重返民主共和,成立第三共和國。6月4日也被定為波蘭的「自由日」。
昨夜克里科夫舊城區煙花盛放,市民在附近酒吧狂歡,熱鬧非常。可是,從遠處聽著煙花的爆聲,聯想到的卻是世界另一邊的槍炮聲,以及當下唏噓的政治狀況……
(拍攝於波蘭克里科夫舊城區中央市集廣場。記於2016年6月5日遊歷波蘭期間)
最近香港發生了市民身份證副本被盜用開立支付寶等電子錢包的增值服務,令事主被轉走數以萬計存款的罪案,事件關鍵在於銀行及電子錢包未有做好當事人的身份認證。這件事令我想起丹麥一套特別的身份認證系統——NemID。雖然這套系統未必完全適用於香港的情況上,但也可以分享一下開開大家眼界。
上年的這個時候,剛開始在丹麥交流的青鳥展開了第二趟出國旅行,這一次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
一般行程部份暫不多敘,這次特別想分享的是行程第三天。一般人去愛沙尼亞或者只會參觀首都塔林舊城區的風貌,但那天青鳥參加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本地旅行團,遊覽位於愛沙尼亞北部海岸的拉赫馬國家公園(Lahemaa National Park)。
丹麥與香港之間並沒有直航班次,而乘搭SAS班機的話就必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轉機。青鳥從丹麥回港時就利用轉機的契機製造了空檔讓自己可以在斯德哥爾摩逗留幾日以便好好遊覽一番。
去倫敦必定要到白金漢宮看衛兵交接,同樣去斯德歌爾摩也要去斯德哥爾摩王宮看衛兵交接。斯德哥爾摩的衛兵交接儀式比起丹麥阿馬林堡宮的隆重不少(即使丹麥女皇生日當天的交接儀式也是非常簡單),也不比白金漢宮的差,還是每天進行。
比起Danske Pandekager,在丹麥更普遍可以找到的街頭小食其實是Fransk Hotdog(法國熱狗)。不過正如瑞士雞翼不是來自瑞士,Fransk Hotdog亦非法國出品,反而是丹麥特有的一種熱狗,至於為何叫Fransk Hotdog就沒有考究了。
基本上在哥本哈根每一個地鐵站外、大部份旅遊景點附近,甚至是很多公共機構外,都會有那些紅白藍的熱狗檔(似乎都是同一個集團營運),是歇腳補充體力的好地方。當你行了半天景點後,就會很有意欲買個Fransk Hotdog作下午茶。
丹麥的熱狗檔。除了Fransk Hotdog也會賣其他普通品種的熱狗(網絡圖片)
Fransk Hotdog特別之處是它在一條長包(疑似法包)中間開了一個不貫穿的洞,醬汁和熱狗腸就往裡面塞,而腸總是要突出一小節,還要將麵包焗得香脆(不要有奇怪的幻想……)。這樣做的好處是食起來非常方便,醬汁和腸不會邊食邊掉出來,熱力更可長時間保持,特別適合在寒冷的天氣享用。味道方面,也十分香脆可口。另外除了茄汁和芥辣這些標準醬汁外,還有一種Fransk Hotdog專用的醬汁,也十分惹味。
在超市也可以買到Fransk Hotdog的材料,但成本也不便宜
每當踩著單車往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路上,都總會遇到不少在路邊擺賣的小販。有次因為空著肚又已經踩了很長路程的關係,終於屈服在一個賣Danske Pandekager (Danish Pancake/ 丹麥班戟)的檔口前。
按廣告牌所見點了一個最經典的配搭:Nutella + Banana。老板馬上純熟地在鐵板上掃上牛油,然後將薄薄的一層粉漿鋪上。粉漿不消10秒就熟成餅,老闆卻能利用這短短時間將香蕉切好,然後迅即提起鐵通,一手將黑膠碟一樣大的餅挑到半空,再反轉壓回鐵板上。當兩邊都熟透後,他將班戟摺成一半,塗上榛子醬和鋪上香蕉,最後捲成一餅便大功告成。 繼續閱讀
上次介紹過東德的Vita Cola,順道也介紹一下丹麥本土出品的可樂。
丹麥自家的可樂飲品有兩家,分別是Harboes的Harboe Cola以及Vestfyen的Jolly Cola,而無處不在的Coca Cola和Pspei則分別由Carlsberg(無錯就是那間可能是最好的嘉士伯)和Royal Unibrew所代理。有趣的是四間公司的正業都是啤酒釀造,汽水生產/銷售只是副業。
為解開「試勻丹麥本土可樂」的成就,青鳥特意將兩款可樂都買了回來試飲。 繼續閱讀
以前看過一篇遊記,內容提到東德有種名為Vita Cola的山寨可樂。由於冷戰時期,作為美帝象徵的可口可樂無法入口,以致東德人民缺乏一款老少咸宜的飲料。因此東德政府於1956年下令研發自家的無酒精飲料以作代替,Vita Cola隨即應運而生。東西德統一後,Vita Cola曾絕跡市場幾年,到1994年因東德情意結而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