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us all Unite! 二次重譯

1940年首映的反法西斯電影《大獨裁者》,乃英國著名喜劇演員差利卓別靈的代表之作。他在結尾擲地有聲的演說,觸動世人,流芳後世。在當下的社會氣氛下再聽,又是新一重衝擊。

印象中這篇演講在2013年時的網絡上只有很少中文譯本,維基語錄的譯本更只有機器翻譯的質素,故此當時衝動之下就自己譯了一次並更新了維基語錄的翻譯。今次重溫之時,又一次衝動,就著這一次的體會與理解,重新再修譯和修飾演辭文本。

繼續閱讀

衣冠奴隸

Martin Niemöller牧師的懺悔詩在香港應該這樣寫:

當他們來抓民主派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反動之徒非死不可,對抗中央罪有應得!

當他們囚禁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破壞社會安寧應有此報!

當他們來抓工會會員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此等報酬還不知足?不滿就跳糟,不要生事損害繁榮!

當他們扼殺小數族裔權利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不是華人滾回老家去!

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我束手就擒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算我倒霉吧!

不少港人不黯義之何在,不明公義何價,不為自由奮鬥,反而否定自由,更不斷為高牆添磚,何等悲哀。香港沉倫,實不出奇。

303332_290777731016662_100002533122213_618819_1201481442_n

香港的最大問題不是願意站出來的人不夠多,而是很多人根本沒有醒覺過來。

趣談何為真正的民主(民主≠少數服從多數)

轉載來源:趣談何為真正的民主- 皓易堂的博文- 美國中文網

http://gate.sinovision.net:82/gate/big5/blog.sinovision.net/home.php?mod=space&uid=221246&do=blog&id=179767

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天真的以為:民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如果看不清楚濫用“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的巨大危害,你就永遠無法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民主。

民主是什麼呢?很多人一定會說,這個問題很簡單嘛,民主就是代表大多數人的意願,比如有 5 個人去旅遊, 4 個人想游泳, 1 個人想打球,那麼民主的決策一定是去游泳,如果最後的決策是去打球,那就變成專制了。

可別忙,當我們把上面的例子稍微改變一下,你就會驚愕地發現,這個 " 民主 " 竟然是只披著羊皮的大尾巴狼:比如 5 個人中有 4 人認為 1 人該死,那麼民主的決策就是 " 合法 " 地把那個可憐的傢夥殺死!

你也許會說,這沒什麼錯啊,如果大家都認為一個人該死,那他怎麼可能沒罪呢?不幸的是,的確有這種可能。事實上,民主的內涵遠非 " 大多數 " 這麼簡單,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只好把那些陳舊的歷史書從垃圾桶裏翻出來,仔細讀一讀。

繼續閱讀

重新對焦(11.4):南周復刊 公安捉人

南周復刊 評中評認同黨管媒體

《南方周末》今日如常出刊,基本上和以往無大分別,但推薦了人民日報7日發表的社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跟著上時代的節拍》,並加上附注:「黨管媒體是原則,但黨管媒體的方式要與時俱進」。主場新聞記者發現,北京購得的《南方周末》中此版面被抽起,原因不明。

另外,不少連日到南周門外示威人士被警方拍照並以「涉嫌非法集會」罪名傳喚,最長者被傳喚10小時,甚至被要求寫下不再前往南方集團門口的保證書才獲釋。

其他媒體方面,《瀟湘晨報》最初拒載後被中宣部批評,昨日亦被迫轉載,未有強烈對抗。而《晨報周刊》社長龔曉躍在微博上發表反對轉載環球時報社評、支持新京報和《南方周末》的言論,微博隨即被封禁。

大陸同行大多支持南周,並要求廢除事前審查,但現時大多仍敢怒不敢言,相信事件即將化淡。

市民續聚集 4示威者被帶走

繼續閱讀

重新對焦(11.3):風暴持續 《新京報》抗命遭脅迫

消息截止10日午夜

集會持續

支持和反對《南方周末》的人士今日仍到南方報業集團門前集會,未有發生嚴重衝突,南周員工指見到有人於大樹上安裝攝影機。

兩岸三地繼續聲援 蔡英文、龍應台撐《南周》

港澳台三地記者協會今日發表共同聲明,譴責中國打壓新聞自由,要求大陸政府組成獨立調查委員會,並向《南方周末》和《新京報》致敬。

由陳冠中、梁文道、張鐵志等港台知識界發起、支持《南方周末》反對言論控制抗爭的聯署聲明,截止今日凌晨3點已有近300位兩岸三地以及海外人士參與。

在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在訪問中表示《南周》事件對於兩岸都具有指標性意義,希望北京以高智慧、新方式來解決事件。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表示感到中國公民社會的力量正在逐漸地凝聚,更呼籲總統馬英九開腔支持。

環時社評強迫上版 新京報抗命

繼續閱讀

重新對焦(11.2):撐南周勢力燃全球 官方出力抗衡

撐南周勢力燃全球 官方出力抗衡

消息截至1月9日午夜

廣州繼續有民眾聚集,聲援《南方周末》,亦有持相反意見的人手持國旗到場,雙方互相吶喊和理論,有人舉起毛澤東的畫像。這批「五毛黨」疑因無加班補償故於晚上一同離去。

本港亦有政黨遊行至中聯辦,要求內地停止監控新聞。香港記者協會也發表聲明,要求徹查事件和懲處瀆職官員。浸大傳理系、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教院等今日加入聲援,香港亦有藝人如歐錦棠加入一人一相行列。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本港時間週二回應事件,指美國長期支持在中國工作的中國與國際媒體記者的報導自由,希望中國當局察覺到這些訴求。國際記者協會呼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調查事件,並相信當局違反了中國憲法第35條。

週二,廣州有大學生收到短訊,指南周事件為炒作,要求不要評論和轉發消息。大陸亦封殺了香港《主場新聞》等媒體,企圖阻止消息傳入大陸。《環球時報》再發社論,暗示南周事件為境外勢力介入。

中宣部週一凌晨發出緊急通知,主要提出四點:

  1. 由共產黨監管媒體是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
  2. 庹震與事件無關
  3. 事件有境外敵對勢力介入
  4. 各媒體必須將環球時報社評放於當眼位置

晚上路透社消息指,新任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介入南周事件,稱胡春華為平息南周事件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在胡的斡旋下,南周員工將結束罷工並重回崗位,本期《南方週末》將按時出刊,並且沒有人會因此受到懲罰。

美聯社則引述一名《南周》編緝指出編委會正與報社高層進行會談,爭取廢除事前審查。

繼續閱讀

重新對焦(11.1):南周抗暴 野火燎原

由於事態擴散極為迅速,其影響力巨大而深遠,故發特稿跟進,追蹤事態發展。

以下資訊截至7/1/2013晚上為止

南周抗暴 野火燎原

南方周末日前被政府強行刪改新年獻詞稿件,打壓新聞自由,事件引發的風暴愈演愈烈。南周記者經已發動罷工;週一有大批網民於廣州集會;多間媒體以不同形式暗中聲援;藝人李冰冰於微博以詩局暗撐;陳素直接發言支持;北京、南京、廣州等地有大學人拉起橫額、舉起標語,拍照抗議;各地都有人舉起支持南週的字句拍照放上網;中港台數十名學者齊齊聲討;多名律師表示願意協助。

繼續閱讀

社會怨氣的排氣閥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個政權能否得以生存,繫於民心所向。當民怨沸騰時,如不有效排解,政府將無法繼續管治,其滅亡之時亦不遠矣。

在一個專權的社會,政權擁有絕對性,甚少能自我推倒,當民怨與日俱增,排解的方式就只有暴動。中國的官家帝王都知道,國為民所有,他們再戀棧權位名利,也要顧及民心,但他們高高在上,總不能時刻與民心連成一線,而且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他們不可能時刻體察民情,最終總是要殘民自肥,民怨只有不斷累積。怨氣積聚成為壓力,當壓力迫至極點,威力如同一條被擠爆的高壓管道,一發不可收拾。中國歷次改朝換代,十居其九都是因為朝綱腐敗,民怨四起,以致人民揭竿起義,推翻暴政。

一個健全的民主社會,一張選票,就是民怨最佳的排氣閥。社會怨氣自民所發,也只有人民才能找出最適合他們的減壓門閥。政權定期在公平公正公開的情況下更替,好讓政府適時重新取得人民認受,人民去除怨氣之源,選出合乎自己理念的領導人,給社會前程賦予合乎民意的新希望,壓力頓時釋放,也不能持續累積。而且這個認受是來自社會多數人,也教其他人心服口服,不得不尊重(需強調尊重不等於認同)。而政府的施政理念亦因民選領導人而與人民更為相近,人民自行監督政府,更能達致民本,亦難以走向明顯與民為敵的暴政。

說回這次國民教育爭議,或多或少也和政府認受有關。先拋開背後的政治洗腦陰謀,這個政府從無得到市民認受,在此事上也未見有體察民情,政府聲稱課程已醞釀多年,事實上它提出的課程理念、內容與社會所想背道而馳。即使政府閉門造車,但若果是由真正民選政府擔當,決不會如此脫離民情。而如今政府四處撲火,仍不能為市民所信服,政府認受性也有其影響。一來政府非為民選,官民之間並無信任的基礎,二來政府三番四次使出緩兵之計,如成立一個純粹只有諮詢功能的開展委員會、擠牙膏式的回應,又使用諸如各國也有國民教育等等的語言偽術,已破壞政府僅有誠信,使市民有更多猜忌和疑惑。在此民怨沸騰至近乎失控的情況下,官民對立是難以用調和的方式化解。本人認為作為號稱民主的政府,應該馬上將課程推倒重來,並下放權力,由下而上主導,重新設計課程,真正做到以民為本。此刻市民對議題如此熱情,課程和政策的制訂就無須由政府代行。

街頭爆王#110 鐵屋吶喊

拉布戰又五問

Q1:拉布沒有意義,而且浪費公帑?

在公帑的問題上,其實沒有浪費任何公帑,無論有沒有拉布,立法會的經費還是這個數目,拉布沒有增加立法會的開支。而議會本來就是搞政治的地方,納稅人交稅經營議會,就是將政治角力從民間轉移到議會,拉布也是議會政治的一種,用立法會經費進行合乎規程的議政活動,又豈會是浪費?

如果你說,議員拉布是無聊事,浪費開會時間,故此是浪費公帑,那我就告訴你,拉布這件事是絕對有其價值,一個政府挾保皇黨而強推一個又一個極具爭議和牽涉社會原則的議案,在這個建制派佔據的議會下,議案必能通過,議會少數派或在野派以拉布阻止,捍衛他們的立場,是議政的一個合理過程,是議會政治的一部分,而且歷史常有,前年美國就有130次拉布,甚至建制派也曾在「殺局」議案時使用過。因此維持議會運作的公帑依然用得其作。

既然尊貴的議員也知道立法會一天需要90萬經費,也請你們不要視議會為遊樂場,隨意不出席會議,或是在議事堂消閒娛樂,放蕩渡日,做舉手機器。

繼續閱讀

拉布是少數派的權利

「民主是兩隻狼和一隻羊投票決定午餐食什麼,而自由就是一隻武裝的羊反對這次投票」美國革命領導人,甚至被美國人尊良另一位國父的富蘭克林,一語道破了民主自由的其中一個真蹄。弱勢和小數派應當有權反對民主暴政,他們的意見應當受到尊重和回應,更何況這次反對的一方,並非處於絕對的弱勢。

政府提出的替補機制在群眾的反對聲中落幕,為保面子卻又提出限制議員辭職後6個月內不得重新參選,法案前天進入二讀。人民力量發起「拉布戰」,提出1306項修訂,以拖延惡法通過。不過二讀未正式開始,1300多項修訂還未帶到議事堂,議會已率先因出席人數不足法定的30人而被癱瘓,昨天大會已鳴鐘23次,一共花了超過3小時召集議員開會,昨天更是一開場就人數不足,最終流會,條例要重新排期再審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