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當我發現了RIME輸入法引擎的高自訂性潛力後,就將原本在RIME上那個功能殘缺不全的行列30方案加以整理以重現多個行列的基礎輸入方式,修改更成功納入RIME官方碼庫成為v1.0。及後我仍不時探討如何進一步改善RIME行列,令其更符合普羅行列輸入法用家的使用習慣以及在此基礎上提供更好用的功能。
繼續閱讀RIME(中州韻)是一個開源的中文輸入法引擎,支援Windows、Linux、macOS、Android四大平台,並透過一個高自由度的框架提供多種中文輸入法,現時尤其受大陸用家及粵拼輸入法的用家歡迎。
對於自己慣用的行列輸入法,RIME亦有支援,但功能卻殘缺得難以接受。眼見不少行列用家對於在Windows內置的行列輸入法感到不足,對於在其他系統上安裝行列輸入法更是苦惱,自己亦想出一分力改進,所以就嘗試將RIME上的行列輸入法補完,希望透過RIME這個跨平台的輸入法引擎令行列輸入法可以在各平台上暢通無阻。
繼續閱讀本文主要分享改進的功能和心得。對行列輸入法未有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的資料。行列輸入法是一個背誦量低、易學易用的字型輸入法,值得那些對倉頡速成束手無策,又或者經常執筆忘字的朋友學習使用。
寫於2015年5月22日,2018年8月11日重修。
速成和倉頡(下稱倉頡系)是香港人最常用的中文輸入法,我們從小學的電腦堂已經開始學習。然而,倉頡系輸入法向來都是難學的,不少人花費數年時間連倉頡的24個字母和76個輔助字形都背不了,只得棄而轉用較易學習但難以普及的九方輸入法。
我也是其中一個學不成倉頡系輸入法的例子,改而學打九方,雖然解決了日常的打字問題(空出一隻手更可以邊打字邊食零食 🙂 ),不過到了近年發現外面大多電腦都沒有提供九方輸入法,要在其他電腦安裝九方很多時都很麻煩,甚至會因版權、電腦保安設定等問題而被禁止使用,這時就像是被廢了武功,對著電腦一籌莫展。為解決這個問題,數年前我改而學習另一款Windows內置而且個人認為比倉頡系易學得多的輸入法——行列。
最近很多人見我在用行列輸入法都感到十分好奇,想了解更多,但行列的概念卻不是我能用三言兩語便可解釋清楚。雖然以前我都寫過一篇介紹行列的文章(見延伸資料),卻也不易理解,所以重作一篇再次介紹。 繼續閱讀
聲明:以下內容,乃針對行列輸入法綜合輸入法所作的回應,文中「站長」指該輸入法之作者
行列輸入法綜合輸入法網頁:http://sites.google.com/a/dayi4u.co.cc/da-yi-xing-lie-qing-song-shu-ru-fa/xing-lie/xing-lie-shu-ru-fa
最近多了行列,與隨身版比較了一下,
領悟到改進輸入法輸入上方便的概念
說起中文輸入法,你會想到什麼?香港人會想到倉頡、速成、九方;大陸人會想到五筆;台灣人會想到拼音,同時會有少數人會想到它—行列。行列輸入法,現在只有在台灣有半點立足之地。
行列輸入法是什麼?它和倉頡、五筆一樣,都是一款免費並內置在Windows的字形輸入法,拼字方法同樣都是由一大堆字根組成。你可能會問行列和其他輸入法有什麼不同,我可以答你它比香港人用慣的倉頡、速成易學得多,但打字速度同樣快。很多人學倉頡學得叫苦連天,記字碼難,記字根更難。有些人可能會記得小學時老師提過九方輸入法這種東西,就會轉投它的懷抱。他們當然會發覺九方易學易用(雖然打字速度受小小的數字鍵盤限制),可是這種輸入法是收費的,而且在很多公司都不獲認可,所以九方只限於個人使用,而無法登上事業。倉頡難、拼音又不會拼、九方又不獲認可,想輕鬆學輸入法要如何?這個時候,本人會推薦你用「行列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