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交通部公認是最精打細算的政府部門之一,他們管理城內所有的交通系統,官員們每天都在調查市民的出行模式,並謀劃著如何榨取市民更多的交通費。
交通部有句格言:「汽車是飄來的銀紙!」,所以香城很著重規劃公路交通,務求吸引更多市民使用地面交通,巴士也好自駕也罷,都能帶來龐大收益。
今天,官員們又聚在一起檢視香城的交通了。

他們先看將軍澳的交通,圖中所見的線是政府規劃的快速幹線預想圖,叫得作預想圖,當中當然有很些地方還未興建。
圖中實線是正式幹線,虛線是支線,是連接分離幹線的次要道路。
將軍澳區內包含2條幹線:
- 一號幹線(紅色):從香島東開始,跨海到康城,再穿過將軍澳市區和觀塘工業區,直到啟德,是將軍澳區居民出行的最重要途徑
- 三號幹線(藍色):香島的環島幹線
- 東區跨海大橋:香城現時唯一的跨海大橋,是公營的。當年總督因海底幽閉症堅拒建立公營的海底隧道,但大橋對維港景觀的影響令近年市民反對不斷,現面臨拆除重建成海底隧道的巨大壓力
- 將軍澳海底隧道:包含於一號幹線,為首富李加乘投資經營的海底隧道,打破香城只有一條公營跨海大橋的情況,不過隧道收費貴得驚人。

深夜的康城人車稀少,當然了,這裡是住宅區,南面是工業區,都關門了,當然沒有車

將軍澳海底隧道康城一邊,由於香島仍未開發,加上收費貴得嚇人,平日幾乎沒有車流。有議員曾建議回購這條隧道,不過患上海底幽閉症的總督死也不願意。

香島出口,這裡甚至連電網都未鋪設到,收費站的人要摸黑收銀,不過見到「一張張飄來的銀紙」,他們還是樂意工作的。

隧道出入口有個迴旋處,就是和三號幹線連接的,交通指示牌上寫的是「貨櫃碼頭」,代表轉右經海底隧道可到將軍澳一號貨櫃碼頭。

一號幹線是將軍澳居民到藍田以至維多利亞區的最主要道路,路程也是最短的,另一種住西的方法是穿過上回介紹過的景嶺隧道到油塘。

一號幹線藍田出口,現在傍晚時分,在維多利亞區的市民都放工乘巴士回來,貨車也加緊將貨物運走。
大家可能會發現,公路和以前有點不同。其實交通部最近已放棄使用混凝土,改用瀝青來鋪公路了,是不是好看點?還可以減低交通噪音呢!

景嶺隧道的西面出口,如果到油塘工業區上班的話用它是較方便的。
這裡往南是東區跨海大橋

北面其實還有一條隧道,不過如圖所見,多是工業車輛和垃圾車使用的。電廠、工廠、污水處理廠、焚化爐……,全部都污煙瘴氣臭得要死,白車駛過變黑車,救護車駛過變靈車,一般市民都不敢使用

在坑口,有一個很複雜的迴旋處

政府有意開發清水灣一帶郊區,在將軍澳工業區以東開了一條小路進去,建了一排丁屋和一個碼頭,再進去還有一座新的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