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士與暴徒的距離

白衫人之所以會被大眾一致地斷定是暴徒,是在於他們毫無道德可言。他們的出現是漫無的目的破壞,是要將人們置諸死地,拿著武器見人就打,讓聞者生懼。今有白衫亂棍打人(發佈之時已變成亂刀斬人),古亦有六七菠蘿遍地。

義士之所以能稱得上為義士,乃因其本著道義。他們的武力之所以得到諒解,是在於他們所能展現出良知。黑衫的所作所為要展現出是對準政權且盡可能不傷及無辜,不作無目的、無意義的破壞,這樣才能讓市民確信他們是為民而戰,或至少心無畏懼。此外市民能諒解升級的武力運用,前設是他們眼見一切溫和表達合理訴求的途徑都失效,是迫於無奈,而不是肆意發動。據此,市民才會與抗爭者同行,成為運動強大的後盾,從根本上動搖政權。

然而,萬一行動污衊了初衷,喪失了理智殺紅了眼,黑衫便與白衫無異,而兩者其實只有一步之遙。

當與怪獸搏鬥時,千萬不要令自己也成為怪獸

— — 尼采

不割蓆不篤灰,由衷敬佩願意挺身而出的人,但還望三思而後行, 毋忘在莒。

原發佈於Medium

反的,豈是單單逃犯條例修訂

是的,逃犯條例通過後你「好人好姐」很可能都可以置身事外,真正要怕的反倒是那些還未(能)發聲,從北方而來的富二代、官二代、與大陸有業務的生意人,阿爺恨不得把那些帶著資金與機密外逃的「國賊」及其家屬統統鎖起來。對此,很多人心裡都清楚,但為何仍能凝聚過百萬挺身反對的身影?

繼續閱讀

從一場招聘講座側看科技人才入境計劃

charles_k-_kao_auditorium_201601

HKSTP (from Wikipedia)

港府日前公佈設立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容許科學園及數碼港的公司以極簡便快捷的手續輸入外地僱員。這一新聞令青鳥想起以前出席一場招聘講座時的所見所聞。 繼續閱讀

打風飛機降落難

每逢打風機場都會停止大部分航班升降以策安全,而係呢啲時間玩一轉Flight Simulator就會好明白大風大雨下飛行有幾危險(挑戰性?)。

繼續閱讀

衣冠奴隸

Martin Niemöller牧師的懺悔詩在香港應該這樣寫:

當他們來抓民主派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反動之徒非死不可,對抗中央罪有應得!

當他們囚禁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破壞社會安寧應有此報!

當他們來抓工會會員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此等報酬還不知足?不滿就跳糟,不要生事損害繁榮!

當他們扼殺小數族裔權利的時候,我為此歡呼
——不是華人滾回老家去!

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我束手就擒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算我倒霉吧!

不少港人不黯義之何在,不明公義何價,不為自由奮鬥,反而否定自由,更不斷為高牆添磚,何等悲哀。香港沉倫,實不出奇。

303332_290777731016662_100002533122213_618819_1201481442_n

香港的最大問題不是願意站出來的人不夠多,而是很多人根本沒有醒覺過來。

《悲慘世界》在香港

Young Cosette sweeping: 1886 engraving for Victor Hugo’s Les Miserables. French illustrator Émile Bayard drew the sketch of Cosette for the first edition, and this engraving was prepared for an 1886 edition. The image has become emblematic of the entire story, being used in promotional art for various versions of the musical. (公有圖片)

原文轉載自輔仁媒體 作者:無妄齋

 

惟律法與風俗引致嚴苛之社會非難恆存於世,在文明國度將人間化為地獄,並教人類天賜的福祉遭罹厄運。但凡本世紀的三大難題 - 貧困令男人潦倒、飢餓使女人墮落、黑暗叫孩童羸弱 - 未能解決;社會之窒礙依舊在世間一隅發生 - 換言之,一旦世界尚存有愚昧與悲慘,像本書之作必不至無益於世。
-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序言

雨果(Victor Hugo)筆下的《悲慘世界》,故事設定在動蘯不安的時代。法國在大革命以後歷經數代帝制復辟,迎來七月革命後由貴族與資產階級支持下建立的王朝。原以為長久的混亂終告過去,人民權利得以保障,然而事與願違。新政府「飲水思源」,以君主立憲之名,不僅設法鞏固君主的威權,亦不忘惠及昔時鼎力相助的資本家們。對於貧苦大眾的訴求,他們卻視若無睹。

孔丘嘗言: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進步的社會無可避免會出現貧富不均,可怖的是在上者為富不仁。其時巴黎可不是人間樂土,餓殍滿道,風雨飄搖。急速工業化令農民生計幾近斷絕,貧病交迫使民眾朝不保夕,政令偏頗於貴族財閥教他們毫無憐惜之心,變本加厲地向下層剝削。

繼續閱讀

獨立思想始終是無罪的

「港獨」二字,都不曾出現在大部份港人的腦海,但北京最近忽然煞有介事地將港獨這話題炒起,他們沒有恫嚇到港人,反倒激發了港人思潮,可親共人士直言港獨罪大惡極,必須立法制裁,將港獨推上思想自由的領域。那麼,擁有獨立思想是罪惡嗎?

繼續閱讀

港殤.國㷫

沉重哀悼海難死難者

向英勇救人的市民和一眾救援人員致敬!

強烈譴責中聯辦僭越港府、政治抽水!

共匪抽水,扭曲事實,洗國民腦,可恥可恨!

對是非不分、良知泯滅的本土盲毛既悲又憤

禁錮黑衫,儼如黑幫,打壓異己,無法無天

閉門造車乃紛爭之源

新界東北發展進入最後諮詢,居民到最近才猛然驚醒自己被規劃,廣大市民在最後一刻才注意到發展計劃,窺探之下方驚覺發現意念和細節與市民想法迴異,令人疑慮,以致引起社會反彈。造成此計劃乃至其他議題上紛爭,筆者認為頗大程度上是出於政府一貫閉門造車的策劃方式。

規劃署在《城市論壇》上透露,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早於18年前開始醞釀,正正自曝其醜。為何18年前的計劃到今時今日才讓廣大市民得悉?規劃從18年前已經開始,到14年後第一份文件出台後,區議會、鄉委會等地區組織才被正式知會(1),正式諮詢甚至在近月才開始,在此之前最多只聞樓梯響,我們顯然是「被規則」。此外,通知地區組織是間接的資訊發佈渠道,以區議會來說,議員從來都是低票選出,根本沒有足夠民意認受,與居民關係未必親密;鄉委會更是既得利益者,他們隨時隱瞞居民尤其是非原居民。政府應該知道這些都不是有效的資訊發佈渠道,為何就沒有一個有效直接的方式如信件和告示來通知村民,要到他們在蛇宴吃到一半、或社區服務組織造訪才發現蛛絲馬跡?政府又說已設立專題網站,在北角等地放置計劃文件,但村民根本無從得悉事件,又如何查閱?況且文件放置地點詭秘,一般市民根本不會察覺其存在。

香港人的公民參與意識低雖是罪過,不過政府也沒有理由得過且過,以為諮詢區議會、鄉委會、城規會等組織就等同諮詢了民意然後任意妄為(按:實際上只是簡介會,連諮詢也談不上),他們根本無法代表市民本身發言,如今引起反彈,正正是因為政府以為自己已得到民意授權進行規劃,實際上就連最直接受影響的人都被蒙在鼓裡。

另外,政府的角色不是地產商,不是居民自願賣地搬遷,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大興土木。地產商做土地發展,政府做的是規劃,而城市規劃關乎城市整體而長遠的發展,很應該全民參與,並盡量由下而上策劃,而不是只著眼於當區。但政府一直以來都是從上而下行事,幾個人關起門來暗中策劃(2),區內人士只有在落實前「被諮詢」的份兒,其他市民甚至會被忽視(3)。當一份計劃莫名奇妙地放到大家面前,發現自己的未來原來不知不覺已被劃定,說發展就發展,說收地就收地,市民自然憤怒。政府應該容許民間加入策劃,他們雖未必是專業,但至少讓大家實實在在參與其中,民間主導亦能將政策導向更正確的方向。同時政府需要更主動和積極邀請大眾參與,不要以為形式上做了諮詢、宣傳就等於完事,要確保工作是達到成效,社會要有充份理解和關注才可繼續推展下去,否則曠日持久的諮詢亦只是虛渡光陰。不過,對於一個圖謀不軌、政治權術無日無之的政府來說,以上理想似乎太過遙遠……

有些人在這個時候總會叫大家向前看,不要妨礙更不要推倒,但很多政策本來就在狹隘見解、體制缺陷、不民主、假透明等不義情況下產生並蒙混過來,如今卻要求人們不要回溯追究,質問其問題本質,只讓人著眼於技術上的枝節,顯然將市民化作蟻民。生米已煮成熟飯,大家只能被吃飯,最多只讓你選擇撈口湯、吃少口,卻沒有討論吃粥、吃麵甚至不吃的餘地。

政府閉門造車,以致公眾被蒙在鼓裡,加上內容不符民意,甚至計劃目的意圖不清,激起社會反彈是理所當然,重新讓公眾參與和定奪方為正途。香港人需要自主,不要再任人擺佈!

注解:

(1)根據東北發展計劃活動時間表及公眾參與資料
http://www.nentnda.gov.hk/chi/timetable.html
http://www.nentnda.gov.hk/chi/public_3.html

(2)根據公眾參與資料,研究計劃只有6位專家負責

(3)在決策上雖然應以地區人士的意願為依歸,但不代表廣大市民沒有發言權

延伸閱讀:

以為…

有些人會以為反國教是完整否定國民教育

有些人會以為國民教育等同洗腦

有些人會以為國民教育科講的只是國情教育

有些人會以為國民教育等同國民教育科

有些人會以為要求完整撤回國民教育科等同禁止進行國民教育

有些人會以為反對國民教育科是對教育專業的不信任

有些人會以為堅持開設國教科是進行洗腦

有些人會以為學校自決開科等同自由

有些人會以為學校將國民教育科教得不偏頗,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指引就無須撤回

有些人會以為堅持撤回是非黑即白的觀念

有些人會以為不撤回科目等同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有些人會以為撤回科目等於討論停罷

有些人會以為完全撤回科目就是行動終結

還有很多很多以為……

而我也可能以為,自己了解雙方各派背後的各自想法

今日的鏗鏘集,支持和反對國教的人也可能以為它在為自己說話

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hkcc&d=2012-09-24&p=858&e=&m=episode

 

按:簡而言之,世間誤會何其多,不必要的敵視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