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的這個時候,剛開始在丹麥交流的青鳥展開了第二趟出國旅行,這一次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
一般行程部份暫不多敘,這次特別想分享的是行程第三天。一般人去愛沙尼亞或者只會參觀首都塔林舊城區的風貌,但那天青鳥參加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本地旅行團,遊覽位於愛沙尼亞北部海岸的拉赫馬國家公園(Lahemaa National Park)。
上年的這個時候,剛開始在丹麥交流的青鳥展開了第二趟出國旅行,這一次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
一般行程部份暫不多敘,這次特別想分享的是行程第三天。一般人去愛沙尼亞或者只會參觀首都塔林舊城區的風貌,但那天青鳥參加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本地旅行團,遊覽位於愛沙尼亞北部海岸的拉赫馬國家公園(Lahemaa National Park)。
毗鄰哥本哈根市中心,有一個名為Christianshavn(克里斯欽港)的小島,從地圖上看到那些突出的三角鋸齒地形就知道這個島本來就是軍事產物,事實上這個島正是丹麥-挪威國王Christian IV(克里斯蒂安四世)於17世紀擴建哥本哈根要塞時所產生的,外圍的一個個三角形就是昔日的棱堡。如今這裡已成為一個多姿多彩的島嶼社區,有愜意的運河、恬靜的住宅區、重要政府機關和銀行機構,還有各式文娛藝術設施。
上回簡單提過DTU的學習模式,今次就介紹一下DTU的校園環境。
DTU的主校園位於哥本哈根北部,Lyngby外面的Lundtoftesletten平原,佔地超過1平方公里,比香港所有大學除中大之外都大得多,具體一點即是3/4間中大、2間港大或10間理工大學,可說頗為誇張。不過DTU總學生人數只有1萬人左右,扣除在其他校園上課的學生,Lyngby校園實在毫無擠迫感。 繼續閱讀
瑞典旅行的第二日,是旅程的原目的——滑雪。
經過一夜飄雪,原本風光明眉的哥德堡被鋪上了一層薄雪,和昨天完全是兩種面貌,實在令人興奮莫名。不過一會還有很多機會可以享受雪的滋味,所以沒多加欣賞就直接乘搭電車到火車站去了。 繼續閱讀
Exchange同時不忘四出旅行、探索世界基本上是常識吧!趁著晚冬未過,上星期青鳥就來一次北歐式的過大海:經馬爾摩到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Göteborg)遊覽和到海斯特拉(Hestra/ Hestra)一嘗滑雪滋味。
從哥本哈根出發到瑞典就如過羅湖橋返大陸一樣容易,只需乘搭火車穿越松德海峽大橋到對岸的Malmö (馬爾摩)便可,車程不用一盞茶的時間。不過最近由於難民的問題,向瑞典方向過境需要檢查身份證和護照(其實也只是簡單看看和對證件影相),對非北歐人多會再加查問,稍添不便。 繼續閱讀
在歐洲Exchange,四出旅行固然重要,但體驗當地的學習同樣重要。丹麥的春季學期已經踏入第三個星期,對這裡的學習環境亦略有了解和適應。
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TU)在丹麥有多個校園,主校園位於哥本哈根北部的Lyngby,另一個則在西北部的Ballerup。大多Bachelor of Science (BSc)和Master (MSc)的課程都在Lyngby上課,而Bachelor of Engineering (BEng)和一些基礎課程則於Ballerup開辦。
DTU的BSc課程屬三年制,傾向學術理論,主要教育研究型人才,和一般大學課程一樣;BEng的課程屬三年半制,當中半年為企業實習,課程以實用技能為主,主要教育創新科技人才,讓他們投入職場或自立門戶,定位似香港的高級文憑課程,只是更加充實而就業導向沒有那麼鮮明。
大清早,拖著兩大箱行李,感覺糊里糊塗的前往機場了。此刻氣溫不足8度,凛烈的寒風吹得無法站穩,但這只是香港受寒流入侵的第一天,翌日才是災難日。
這是第一次坐長途機、第一次跨洲的行程。乘搭的是北歐航空Scandinavian Airlines(SAS)的航班,經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轉機到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從小打機就對斯堪地那維亞和斯德哥爾摩這兩個中譯字印象深刻,但Scandinavia和Stockholm 還是近一兩天才能正確發音…… 繼續閱讀